?
廣州鋼結構閣樓的防火處理是保障其安全性的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,因為鋼材雖耐高溫性強,但在高溫環(huán)境下(超過 500℃時)會快速失去強度,導致結構坍塌。以下從防火原理、處理方法、材料選擇及施工要點等方面詳細介紹:
?

一、鋼結構閣樓防火的核心原理
鋼結構的防火本質是通過阻隔火焰直接灼燒和延緩熱量傳遞,使鋼材在規(guī)定時間內(耐火極限)保持足夠強度,為人員疏散和滅火救援爭取時間。根據(jù)建筑用途和規(guī)范要求,鋼結構閣樓的耐火極限通常需達到 1-2 小時(如住宅閣樓≥1 小時,商業(yè)或工業(yè)閣樓≥1.5-2 小時)。
二、常見防火處理方法(按施工方式分類)
1. 防火涂料噴涂法(最常用)
通過在鋼梁、鋼柱表面噴涂防火涂料,形成隔熱保護層,是鋼結構防火的主流方式,適用于各類場景。
分類及適用場景:
超薄型防火涂料(涂層厚度≤3mm):
特點:以膨脹型為主,遇火后膨脹形成蜂窩狀隔熱層,隔熱效果好,且涂層薄、美觀,可直接做裝飾處理。
適用:耐火極限要求≤1.5 小時的場景(如住宅閣樓、輕型鋼結構)。
薄型防火涂料(涂層厚度 3-7mm):
特點:膨脹型或非膨脹型,耐火極限可達 1-2 小時,附著力強,適合中等荷載的鋼結構。
適用:商業(yè)閣樓、辦公閣樓等。
厚型防火涂料(涂層厚度 7-45mm):
特點:非膨脹型(以無機材料為主,如蛭石、珍珠巖),耐高溫、隔熱性強,耐火極限可達 2-3 小時,但涂層較厚、外觀粗糙。
適用:工業(yè)閣樓(如廠房、倉庫)、耐火極限要求高的場景。
施工步驟:
表面處理:打磨除銹(達到 Sa2.5 級,露出金屬光澤),清除油污、灰塵;若有銹蝕,需先涂 1-2 遍防銹底漆(如環(huán)氧富鋅底漆)。
涂料調配:按說明書混合基料與固化劑,攪拌均勻(避免結塊)。
分層噴涂:第一遍薄涂(厚度 0.5-1mm),待干燥后(通常 4-8 小時)再涂下一層,直至達到設計厚度(用測厚儀檢測)。
養(yǎng)護:自然干燥 7-14 天,避免暴曬、雨淋或機械碰撞。
2. 防火板材包覆法
用防火板材(如防火石膏板、纖維水泥板)將鋼梁、鋼柱包裹,形成封閉的隔熱層,適用于對外觀要求較高或需隱蔽處理的場景。
常用板材:
防火石膏板:耐火極限 0.5-2 小時,輕便、易切割,適合室內閣樓,需搭配龍骨固定。
纖維水泥板:耐火極限 1-4 小時,耐水、抗沖擊,適合潮濕環(huán)境(如廚房、衛(wèi)生間附近的鋼結構)。
巖棉夾芯板:芯材為巖棉(不燃材料),耐火極限 1-3 小時,保溫性好,適合工業(yè)閣樓。
施工要點:
板材需與鋼結構之間預留 5-10mm 縫隙(填充防火密封膠),避免熱脹冷縮導致開裂。
接縫處用防火鉚釘固定,確保包覆嚴密,無漏縫(火焰易從縫隙侵入)。
3. 混凝土包覆法(重型防護)
在鋼結構外澆筑混凝土(厚度 50-100mm),利用混凝土的隔熱性保護鋼材,適用于耐火極限要求極高(≥3 小時)或荷載較大的工業(yè)閣樓。
特點:
優(yōu)點:防火性能穩(wěn)定,同時增強鋼結構的整體剛度。
缺點:自重較大(增加結構負荷),施工周期長,需支模、綁扎鋼筋,適合新建閣樓時同步施工。
4. 其他輔助防火措施
防火密封:鋼梁與墻體、樓板的連接縫隙,需用防火密封膠或防火棉填塞,阻止火焰蔓延。
噴淋系統(tǒng)配合:在閣樓頂部安裝自動噴淋頭,火災時通過噴水降溫,輔助維持鋼結構溫度。
三、材料選擇與驗收標準
材料要求:
防火涂料、板材需具備消防產(chǎn)品認證證書(CCCF 認證),禁止使用無證產(chǎn)品。
涂料需與鋼材表面適配(如戶外閣樓需選耐候型防火涂料,避免雨水沖刷失效)。
驗收標準:
涂層厚度:用測厚儀檢測,每 10m2 至少測 3 點,平均厚度不低于設計值,最小厚度不低于設計值的 85%。
附著力:用劃格法測試,涂層無起皮、脫落(劃格后脫落面積≤5%)。
耐火極限:重要項目需抽樣送實驗室做耐火試驗,驗證是否達到設計要求。
四、注意事項
與防腐處理的順序:必須先做除銹和防腐(涂防銹漆),再做防火處理(防火涂料與防銹漆需兼容,避免化學反應)。
后期維護:定期檢查防火層是否破損、脫落(如發(fā)現(xiàn)涂層開裂,需及時修補);潮濕環(huán)境中需加強巡檢,防止銹蝕破壞防火層。
避免局部遺漏:鋼梁的拼接處、螺栓節(jié)點、拐角等隱蔽部位,需重點處理(火焰易聚焦這些區(qū)域)。